中国社会福利与养老服务协会儿童福利与保护服务分会成立大会现场
中国社会福利与养老服务协会儿童福利与保护服务分会的成立,是在国家“十三五”全力改善民生福祉、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中福协积极配合国家儿童福利与保护服务体系建设、组织社会力量开展儿童福利与保护服务理论研究及服务模式创新的有效举措。
冯晓丽
张明亮
韩华
冯立伟
中国社会福利与养老服务协会会长冯晓丽出席了分会成立大会并做重要讲话;中国社会福利与养老服务协会常务副会长张明亮出席会议为分会揭牌,并在首届儿童福利与保护服务高峰论坛上致辞;中国社会福利与养老服务协会秘书长韩华宣读《关于同意筹备成立儿童福利与保护分会的批复》,分会成立大会由中国社会福利与养老服务协会副秘书长冯立伟主持;在首届儿童福利与保护服务高峰论坛上,来自全国儿童服务领域的专家学者、企业家和各省儿童福利机构、科研院所、品牌服务机构负责人组成的首届会员单位代表及新闻媒体近200人参加了成立大会及论坛。
中国社会福利与养老服务协会儿童福利与保护服务分会成立仪式
在上午的成立大会上,与会代表选举产生了第一届理事会成员,召开了儿童福利与保护服务分会第一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选举产生了分会理事会名誉会长、会长、执行会长、副会长和秘书长。祝贺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家庭与儿童研究中心主任尚晓援教授当选为儿童福利与保护服务分会会长,中国社会福利与养老服务协会副秘书长冯立伟当选为分会执行会长,全国十九大代表费英英、春苗基金会秘书长、春苗交流中心主任崔澜馨、王欢、郭薇、王琦、吴伟、张克霞、张雯、曹阳、董明珠、魏巍当选为副会长。
中福协儿童福利与保护服务分会会长尚晓援教授
下午举办的首届中国儿童福利与保护服务高峰论坛由分会秘书长虞婕主持,活动形式新颖、内容丰富。首先由分会会长尚晓媛教授发布了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家庭与儿童研究中心、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关系学院中国公益传播研究中心联合出品的“2018中国儿童福利与保护十大进步事件”。
可喜的是,分会成立的同时,由不同的副会长单位分别成立了专业工作委员会,分别以“传承、破晓、挑战、合力”四个主题进行了现场交流。 “传承”主题,由深圳市宝安区社会福利中心的陶俊主任主持,民政部标准委员会专家杜海燕老师,宁夏、山东、江苏、四川、黑龙江几位福利院院长论述了儿童福利机构发展的回顾与展望;二是“破晓”主题,由儿童早期发展专业工作委会承办,表达了对创新儿童早期发展服务模式的期待;三是“挑战”主题,由儿童救助与服务专业工作委员会承办,几位嘉宾阐述了不同病种患儿救助服务的创新实践经验;四是“合力”主题,由3家儿童福利服务机构现场发起了推动民间儿童保护服务的倡议。
杜勇院长发言 董明珠董事长演讲
儿童救助与服务专业工作委员会由北京春苗慈善基金会、浙江省微笑明天慈善基金会、北京病痛挑战公益基金会、深圳市慈缘慈善基金会、北京新阳光慈善基金会联合发起,在首届中国儿童福利与保护服务高峰论坛上承办了儿童救助与服务的创新与挑战主题研讨。由公益时报总编室主任张雪弢主持,各机构发起人分享了先心病、早产儿、颅面部畸形、罕见病、脊柱畸形、血液肿瘤等不同疾病患儿的救助服务经验、面临的挑战、创新解决方案及对未来的思考和愿景,由北京七悦社会公益服务中心主任卢玮静从项目发展及评估视角进行点评。
会上春苗秘书长、交流中心主任崔澜馨就春苗的服务经验、面临的挑战和创新发展进行分享:春苗2010年成立,救助并服务患有先天性疾病的困境儿童,截至2018年6月30日累计救助与服务14317人次。跟大家分享个很有意思的数据:每年春苗资助患儿200多名,向400多名患儿提供医疗社工个案服务,向4000多名患儿家庭提供咨询性服务,同时培训300位医务社工,而这些医务社工能够辐射数以万计的家庭。这些数据告诉大家春苗儿童救助和服务工作不断创新迭代。
春苗成立之初主要是为了向以先天性心脏病儿童为代表的先天性重症儿童开展救助服务,每年的量级基本就是200位患儿家庭。然而在救助服务当中,春苗发现仅仅是资金的救助是不够的,患儿家庭有许多其他非资金性的资助:如何与医生沟通、如何做出医疗决定、如何处理出院后的回家安置问题、如何进行疾病管理、如何调试家庭内的问题等等。 意识到这些需求后,春苗开始提供医务社工个案服务。在进一步完善服务中,春苗的社工们又发现:仅仅有个案服务,能够帮助的人群一年只有400多个家庭,源源不断的排队让春苗社工和管理团队重新思考:我们还能做些什么。15年开始,春苗与阜外医院医疗团队开始深入合作,在医生的桌子旁边开始提供资金类的咨询服务:凡是与资金救助相关的需求,患者家庭都可以来寻求信息咨询服务。现在这个服务已经发展成了阜外的一站式资金门诊中心,服务也加入心理咨询门诊,同时也获得了整个医疗团队的认可---医疗团队会将有资金需求的患儿家庭直接推介到这个服务中心。在这里我们每年服务4000多个患儿家庭。
崔澜馨在高峰论坛的研讨环节发言
春苗创办之前做儿童基础生命救助,创办之后希望给孩子提供更好的救助和服务,所以我们采用了医务社工的方法,当我们能给孩子提供更好服务的时候,希望能为更多的孩子提供服务的时候发现,仅凭一己之力所做有限。16年开始,春苗尝试通过医务社工的培训推动行业内社会服务的专业化发展。每年春苗通过医务社工培训能够培养300位具有实战经验的医务社工,以向更多的患儿及家庭提供高质量的医务社工服务。
春苗的服务升级一直是建立在与我们的服务人群深入接触的基础上。15年开始春苗开展早产儿救助。在慢慢深入这个早产儿人群的时候,发现了一个独特的现象:事实性放弃。很多的早产儿是因为各种原因被家长带回家,遭受到养育上的忽视,最终去世。如何应对这个问题?从17年开始,春苗整合了整个机构的资源,创建一个新的项目“孤儿预防家庭支持项目”,通过建立“医院—社区—家庭”的支持服务系统,帮助有可能事实性遗弃孩子的家庭,保护这些家庭,帮助这些家庭及时得到资金上、心理上、养护能力上的支持,从而减少事实性放弃的发生。2018年,我们与八一儿童医院超早产儿科合作,医务社工入驻医院,跟医生一起查房,观察家庭的真实需要,为早产儿父母提供出院前的喂养指导。至今服务59例,其中2例原本有经济压力想要放弃孩子的家庭及时得到了干预。接受服务后家长的养育能力、信心100%得到提高,75%接受资源链接的家长实际得到资源支持。这个项目的尝试又一次告诉了春苗团队:只要以服务对象需求为基础,创新性的尝试一定有其价值和意义。这也是春苗作为一个NGO的公益价值的真正体现。春苗借此次高峰论坛正式发布“孤儿预防家庭支持项目”,希望能与各界同仁一起联合,通过更多服务的创新,提升大病儿童的社会服务体系,提升大病儿童福利福祉。
点评嘉宾卢玮静对从五个层面逻辑递进的点评了五位创始人做的事情以及面临的挑战,还总结了大家的创新,第一是议题的创新,包括我们找到新的议题,或者找到更加聚焦病患的更核心需求,议题本身的内容以及聚焦的点。第二是模式的创新,我们甚至会创造出一套中国更需要的唇腭裂医疗救助的体系。第三是机制的创新,我们可以整合志愿者的资源、整合政府的资源、整合行业的资源,创造改变这个社会系统的结构,实际上就是机制的创新。
论坛现场,专家学者和来自全国各省市儿童福利机构、科研院所、品牌服务机构的管理者互动热烈,论坛取得圆满成功。
全体合影
中国社会福利与养老服务协会儿童福利与保护服务分会成立大会现场
中国社会福利与养老服务协会儿童福利与保护服务分会的成立,是在国家“十三五”全力改善民生福祉、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中福协积极配合国家儿童福利与保护服务体系建设、组织社会力量开展儿童福利与保护服务理论研究及服务模式创新的有效举措。
冯晓丽
张明亮
韩华
冯立伟
中国社会福利与养老服务协会会长冯晓丽出席了分会成立大会并做重要讲话;中国社会福利与养老服务协会常务副会长张明亮出席会议为分会揭牌,并在首届儿童福利与保护服务高峰论坛上致辞;中国社会福利与养老服务协会秘书长韩华宣读《关于同意筹备成立儿童福利与保护分会的批复》,分会成立大会由中国社会福利与养老服务协会副秘书长冯立伟主持;在首届儿童福利与保护服务高峰论坛上,来自全国儿童服务领域的专家学者、企业家和各省儿童福利机构、科研院所、品牌服务机构负责人组成的首届会员单位代表及新闻媒体近200人参加了成立大会及论坛。
中国社会福利与养老服务协会儿童福利与保护服务分会成立仪式
在上午的成立大会上,与会代表选举产生了第一届理事会成员,召开了儿童福利与保护服务分会第一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选举产生了分会理事会名誉会长、会长、执行会长、副会长和秘书长。祝贺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家庭与儿童研究中心主任尚晓援教授当选为儿童福利与保护服务分会会长,中国社会福利与养老服务协会副秘书长冯立伟当选为分会执行会长,全国十九大代表费英英、春苗基金会秘书长、春苗交流中心主任崔澜馨、王欢、郭薇、王琦、吴伟、张克霞、张雯、曹阳、董明珠、魏巍当选为副会长。
中福协儿童福利与保护服务分会会长尚晓援教授
下午举办的首届中国儿童福利与保护服务高峰论坛由分会秘书长虞婕主持,活动形式新颖、内容丰富。首先由分会会长尚晓媛教授发布了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家庭与儿童研究中心、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关系学院中国公益传播研究中心联合出品的“2018中国儿童福利与保护十大进步事件”。
可喜的是,分会成立的同时,由不同的副会长单位分别成立了专业工作委员会,分别以“传承、破晓、挑战、合力”四个主题进行了现场交流。 “传承”主题,由深圳市宝安区社会福利中心的陶俊主任主持,民政部标准委员会专家杜海燕老师,宁夏、山东、江苏、四川、黑龙江几位福利院院长论述了儿童福利机构发展的回顾与展望;二是“破晓”主题,由儿童早期发展专业工作委会承办,表达了对创新儿童早期发展服务模式的期待;三是“挑战”主题,由儿童救助与服务专业工作委员会承办,几位嘉宾阐述了不同病种患儿救助服务的创新实践经验;四是“合力”主题,由3家儿童福利服务机构现场发起了推动民间儿童保护服务的倡议。
杜勇院长发言 董明珠董事长演讲
儿童救助与服务专业工作委员会由北京春苗慈善基金会、浙江省微笑明天慈善基金会、北京病痛挑战公益基金会、深圳市慈缘慈善基金会、北京新阳光慈善基金会联合发起,在首届中国儿童福利与保护服务高峰论坛上承办了儿童救助与服务的创新与挑战主题研讨。由公益时报总编室主任张雪弢主持,各机构发起人分享了先心病、早产儿、颅面部畸形、罕见病、脊柱畸形、血液肿瘤等不同疾病患儿的救助服务经验、面临的挑战、创新解决方案及对未来的思考和愿景,由北京七悦社会公益服务中心主任卢玮静从项目发展及评估视角进行点评。
会上春苗秘书长、交流中心主任崔澜馨就春苗的服务经验、面临的挑战和创新发展进行分享:春苗2010年成立,救助并服务患有先天性疾病的困境儿童,截至2018年6月30日累计救助与服务14317人次。跟大家分享个很有意思的数据:每年春苗资助患儿200多名,向400多名患儿提供医疗社工个案服务,向4000多名患儿家庭提供咨询性服务,同时培训300位医务社工,而这些医务社工能够辐射数以万计的家庭。这些数据告诉大家春苗儿童救助和服务工作不断创新迭代。
春苗成立之初主要是为了向以先天性心脏病儿童为代表的先天性重症儿童开展救助服务,每年的量级基本就是200位患儿家庭。然而在救助服务当中,春苗发现仅仅是资金的救助是不够的,患儿家庭有许多其他非资金性的资助:如何与医生沟通、如何做出医疗决定、如何处理出院后的回家安置问题、如何进行疾病管理、如何调试家庭内的问题等等。 意识到这些需求后,春苗开始提供医务社工个案服务。在进一步完善服务中,春苗的社工们又发现:仅仅有个案服务,能够帮助的人群一年只有400多个家庭,源源不断的排队让春苗社工和管理团队重新思考:我们还能做些什么。15年开始,春苗与阜外医院医疗团队开始深入合作,在医生的桌子旁边开始提供资金类的咨询服务:凡是与资金救助相关的需求,患者家庭都可以来寻求信息咨询服务。现在这个服务已经发展成了阜外的一站式资金门诊中心,服务也加入心理咨询门诊,同时也获得了整个医疗团队的认可---医疗团队会将有资金需求的患儿家庭直接推介到这个服务中心。在这里我们每年服务4000多个患儿家庭。
崔澜馨在高峰论坛的研讨环节发言
春苗创办之前做儿童基础生命救助,创办之后希望给孩子提供更好的救助和服务,所以我们采用了医务社工的方法,当我们能给孩子提供更好服务的时候,希望能为更多的孩子提供服务的时候发现,仅凭一己之力所做有限。16年开始,春苗尝试通过医务社工的培训推动行业内社会服务的专业化发展。每年春苗通过医务社工培训能够培养300位具有实战经验的医务社工,以向更多的患儿及家庭提供高质量的医务社工服务。
春苗的服务升级一直是建立在与我们的服务人群深入接触的基础上。15年开始春苗开展早产儿救助。在慢慢深入这个早产儿人群的时候,发现了一个独特的现象:事实性放弃。很多的早产儿是因为各种原因被家长带回家,遭受到养育上的忽视,最终去世。如何应对这个问题?从17年开始,春苗整合了整个机构的资源,创建一个新的项目“孤儿预防家庭支持项目”,通过建立“医院—社区—家庭”的支持服务系统,帮助有可能事实性遗弃孩子的家庭,保护这些家庭,帮助这些家庭及时得到资金上、心理上、养护能力上的支持,从而减少事实性放弃的发生。2018年,我们与八一儿童医院超早产儿科合作,医务社工入驻医院,跟医生一起查房,观察家庭的真实需要,为早产儿父母提供出院前的喂养指导。至今服务59例,其中2例原本有经济压力想要放弃孩子的家庭及时得到了干预。接受服务后家长的养育能力、信心100%得到提高,75%接受资源链接的家长实际得到资源支持。这个项目的尝试又一次告诉了春苗团队:只要以服务对象需求为基础,创新性的尝试一定有其价值和意义。这也是春苗作为一个NGO的公益价值的真正体现。春苗借此次高峰论坛正式发布“孤儿预防家庭支持项目”,希望能与各界同仁一起联合,通过更多服务的创新,提升大病儿童的社会服务体系,提升大病儿童福利福祉。
点评嘉宾卢玮静对从五个层面逻辑递进的点评了五位创始人做的事情以及面临的挑战,还总结了大家的创新,第一是议题的创新,包括我们找到新的议题,或者找到更加聚焦病患的更核心需求,议题本身的内容以及聚焦的点。第二是模式的创新,我们甚至会创造出一套中国更需要的唇腭裂医疗救助的体系。第三是机制的创新,我们可以整合志愿者的资源、整合政府的资源、整合行业的资源,创造改变这个社会系统的结构,实际上就是机制的创新。
论坛现场,专家学者和来自全国各省市儿童福利机构、科研院所、品牌服务机构的管理者互动热烈,论坛取得圆满成功。
全体合影